一,进货价。 对我们的上家来说,他们从厂家手里拿货的出厂价,是969元。 对我们来说,上家转手卖给我们的价,在1480元左右。 二,品牌指导价。 众所周知,是1499元。 三,实际卖出价。 我们的门店卖给消费者的价格,是2800元左右。 当然,这是之前。今天,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2700元,2600元,2500元,甚至,还可能更低。 价格一降再减之后,库存就能减轻,资金就能回笼。 可是,回笼之后呢?不还是要继续收茅台,卖茅台吗? 不。不一定继续了。 A总说,回笼的资金,有一些可能还会流向茅台,但还有一些,会流向其它品牌。 其它品牌,是哪种品牌? A总先问了我一个问题: 今天,你要宴请三拨客户:第一重要的甲,第二重要的乙,第三重要的丙。你会选什么酒? 以前,在品牌指导价都在1000~2000元档的白酒里挑一圈后,可能都会选茅台。 但现在,还记得吗?茅台固然在降价,但其它白酒品牌的价格,都已经降到倒挂了。 比如,有个白酒品牌X,以前的“品牌指导价”,和茅台差不多一个档次,都是1000多元。 但现在,这个白酒品牌X的实际卖出价已经降到500元,而飞天茅台降完价,还是2500元。 500元。2500元。 同样都是过去1000多元档次的酒,你会怎么选? 最重要的甲?还是飞天茅台吧。 乙呢?我再想想。 丙呢?诶,你刚说的那个X,是哪个牌子? 我想买,那个牌子。 需求减少,供应没变,库存积压,经销商急着出货,所以降价。 听起来,很合理。 但半小时后,我发现,品牌商B总讲的故事,也很合理。 品牌商B总说:供应变了 做白酒品牌的B总,和我们说了另外一个故事。 他说,飞天茅台的品牌指导价是多少?1499元。 但是,地球上有几个人,真的能用这个价格买到飞天茅台? 太难了。 “飞天茅台”这四个字,几乎已经等于“稀缺”,等于“供不应求”,等于“我买不到”。 买不到怎么办?大部分情况下,地球人还能做两件事: 一,加价买。 品牌指导价1499元。到了门店,会变成实际卖出价2800元。 然后,正片才刚刚开始: 我出3000元,你有没有货? 没有?那我出3500元呢? 这样,4000元,你能不能保证先出给我? 二,去贵州买。 没错,茅台酒所在的贵州省,乃至其下的各级政府,是有政策的。 B总说,如果你来贵州省,来茅台镇,你会发现: 为了带动当地的发展,鼓励游客消费,很多茅台的配额,都被分给了当地不同的消费渠道。 比如,在当地,有的商场超市,只要你当天消费超过xxxx元,你就有资格凭小票,用1499元的价格,换购1瓶茅台。包括,飞天茅台。 甚至,在当地的餐饮,机场,加油站......你也有机会看到类似的活动。 在别的地方,加价才能买到。在这里,不加价就能买到。 这意味着什么? 这意味着,会吸引到很多人。来贵州转转,在贵州消费。 也意味着,会吸引到很多黄牛。来贵州赚赚,在贵州套利。 小黄牛,会一瓶一瓶地赚。 不是凭足够金额的小票就可以换购吗?那就去找小票。 一旦发现你符合条件却不打算换购飞天茅台,小黄牛就会冲上来,问能不能500元买走你手上那张已经揉成一团的小票。 然后,去排队,去换购,去换一瓶1499元的飞天茅台。 大黄牛,会一箱一箱地套。 哪里有符合补贴政策的地方,就钻去哪里。 比如,一边自己“开”特产店,一边自己“当”消费者。 然后,自己给自己出小票,打发票,换购出成箱成箱的飞天茅台。 哪怕换购价是1499元,哪怕中间需要再交几手税,也稳赚不赔。 果然。哪里有价差,哪里就有黄牛。 没错。黄牛无处不在。而黄牛一多,黄牛换购到的1499元飞天茅台,也就多了。 这些飞天茅台,会流入二级市场,流向其它黄牛和门店,成为比正常渠道多出来的供应。 于是,需求,还是那么多,供应,却变多了。 这种供应,能多出来多少?没人真正知道。 但至少,还有2个问题值得问: 一,当市场的供需变了,茅台的终端价格还会一样吗? 二,当市场上黄牛那些“进价”1499元的茅台多了,正常渠道那些进价大于1499元的经销商,还会甘心继续囤货吗? 营销咨询顾问C总说:人心变了 需求在变。供应在变。 然而,和C总连线后,他说:还有一件事,也在变。 你知道,茅台旗下,除了有飞天茅台,还有一款酒,叫巽风吗? 巽风,也是53度,很多人说,喝起来和飞天茅台没什么差别。 差别在于,飞天茅台叫飞天茅台,一瓶有500毫升。实际价格在2800元左右。 巽风叫巽风,一瓶有375毫升。折算下来,500毫升,在2000元左右。 2800元。2000元。你怎么选? 当然,飞天茅台是飞天茅台,肯定还会有人选。 但,还会是所有人都选吗? 如果,不是为了社交,只是为了自己喝呢? 不知道。 很多人不知道。那些批发商和经销商们也不知道。 而商业世界,“不知道”本身,就意味着变数。 供需,会变。 人心,也会。 堰塞湖。黄牛党。巽风酒。 需求。供应。人心。 三位朋友,站在白酒行业三个不同的位置,和我讲了他们看到的三个故事。 感谢他们。 至于,到底是哪个故事里的哪个因素,导致茅台降价? 不确定。也许都有,也许还有其它的答案。 但是,有一点可以确定: 茅台降价,不止是茅台自己的事。 供需,是整个行业的供需。变化,是所有人的变化。 什么意思?或许,这三个数据,能把正在发生的故事,说得更清楚一点。 一,白酒行业的总产量,在下降。 全国白酒的总产量,2016年是1358.36万千升,2023年是629万千升 。 7年之内,我国白酒行业的总产量跌了近一半,堪称腰斩。 二,白酒行业的总销售额,在上升。 全国白酒行业完成的总销售额,2016年是6125.74亿元,2023年是7563亿元,多出了1000多亿元。 这笔多出来的钱,够让雷军再造一遍小米汽车。 三,白酒行业的集中度,在升高。 白酒行业的CR5,也就是前5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总和,也在7年间,从15%左右,提升到了40%以上。 前5名,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。 总产量。总销售额。市场集中度。 现在,把这三个数据连起来,你会看到什么? 总产量下降,总销售额却上升,意味着: 白酒的价格,整体在上升。白酒行业,正在高端化。 一边,是高端化,一边,是集中度在升高,意味着: 马太效应。强者愈强,弱者愈弱。 可是,强如茅台,今天明明在降价啊。 是啊。今天的热搜里,一度挂着: 茅台价格已经逼近了“生死线”。 可是,茅台价格的波动之下,是行业供需在变化,在涌动。 而全行业的涌动,不会只裹挟茅台。 如果茅台都在“生死线”附近,那更多不是茅台,甚至不是行业前五的白酒品牌呢? 当你和我看见茅台的价格被浪打下来时,水面之下,又有多少品牌已经永远没机会再冒头? 每条“生死线”背后,都是真金白银的生死博弈。 每个“品牌”命运的背后,都是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人生。 祝福。 加油。 *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。 参考资料: 1、茅台价格逼近“生死线” 2、拆解茅台“双千亿”年报 3、白酒销售从2016年6126亿到2017年5654亿,国家统计局怎么说 4、白酒行业策略报告:K型复苏分化加剧 优选高端和地产酒龙头 (责任编辑:admin) |